全县首例!血管内超声引导精准支架植入,六旬患者重获“心”生!

发布时间:2025/8/25| 来自:本站| 浏览次数:

近日,我院心血管内科成功为一名反复胸痛达一月的患者施行了血管内超声(IVUS)引导下冠状动脉精准支架植入术,这一成果标志着我院心血管介入诊疗水平正式迈入精准化、个性化发展的全新时代。


图片

病例介绍

图片


一位60多岁的男性患者,因反复胸痛长达一月,前来我院入院治疗。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其前降支近中段呈现次全闭塞状态,且伴有明显钙化。

图片

此病例风险极高,传统造影技术难以对病变情况进行精准评估。而前降支血管肩负着大面积的供血任务,一旦手术过程中出现任何闪失,患者生命将岌岌可危。面对这一棘手状况,心血管内科张谦副主任、杨华明副主任、赵兵主治医生以及汪云川主治医生组成的手术团队,认真分析病情、仔细研讨方案,在与患方充分沟通后,决定在血管内超声(IVUS)的指导下开展手术

图片
图片

术前造影前降支血管次全闭塞


图片

支架植入术后血管狭窄消失


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完全消失,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康复出院。此次手术的成功,意义非凡,不仅切实为患者解除了病痛折磨,更为其带来了极大便利。患者及家属无需再长途跋涉前往重庆市大医院,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市级医院同等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就医负担得以大幅减轻。

IVUS技术的出现,将冠心病介入治疗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模糊阶段,引领至精准医疗的新纪元。它让医生能够清晰洞察血管的真实状况,如同从“盲人摸象”的局限认知,转变为“一目了然”的精准把握。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应用,将有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享受到精准化、个性化的诊疗服务。



图片

什么是血管内超声(IVUS)?

图片


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是一种将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新型诊断方法。它通过心导管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置入心血管腔内,生成血管横截面的高清图像,分辨率可达0.1毫米,能够清晰显示血管内部结构。这项技术被誉为心内科医生的 “火眼金睛” ,它能够比传统造影更精准地评估血管病变,指导支架选择和实施。



IVUS技术如何实现精准治疗


术前精准评估:IVUS直接进入血管内部,准确测量血管直径、狭窄程度,明确斑块性质和病变分布,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术中实时导航:在IVUS实时引导下,团队成功于病变处植入支架,并精确调整支架位置,确保支架完全覆盖病变部位。


图片

术前IVUS管腔面积2.30平方毫米,术后管腔面积4.51平方毫米。


IVUS技术具有明显优势


1.精准性高:IVUS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血管内图像,可以定量测定分析血管直径、狭窄程度,还有明确冠脉病变的形态、性质及病变分布。

2.安全性好:能够识别软斑块和钙化斑块,对支架植入有重要指导意义,增强诊断准确性。

3.预后更佳:研究显示,IVUS指导的支架植入术可将术后再狭窄率降低30%-50%。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于2003年成立,是重庆市重点专科,区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中国胸痛中心,中国心衰中心,垫江县心血管疾病质控中心。拥有一支专业的医护人员队伍,医师1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3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3人,护理人员29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5名,护师12名。科室编制病床117张,CCU床位10张,医疗设备先进,拥有主动脉球囊反搏仪、心脏射频消融仪、以及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先进设备,配备DSA机,能24hX365天为患者提供急救服务,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科室常规开展心血管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规范化治疗,能独立开展各类心脏介入诊疗技术,包括:急诊及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术等先进诊疗技术,年门诊人次4万余次,年住院人次4千余人,年手术台次近一千台,救治辐射面积广,具有极强的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力,能够为周边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治疗和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