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未来”丨我院成功协办“第二届胸外科专委会学术年会暨2025年星光论坛”

发布时间:2025/7/1| 来自:本站| 浏览次数:

图片


6月28日,由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主办,胸外科专委会承办,重庆市人民医院、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协办的“第二届胸外科专委会学术年会暨2025年星光论坛”在重庆市垫江县圆满举办。


图片


大会主席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马铮为大会致辞。


图片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傅勇为大会致辞。


图片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周瑜主持大会。


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胸外科领域顶尖专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肺癌中心学术主任周清华教授、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王海东教授、重庆市胸外科医师协会副会长吴庆琛教授、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马铮教授、中国胸外科三维重建与人工智能联盟副主委崔飞教授、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辉教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周瑜教授等专家,围绕微创手术革新、肺癌综合治疗、肺结节精准诊断以及手术时机等热点展开深度交流。


图片
图片

参会专家济济一堂



图片


周清华教授:肺癌多学科治疗的“外科未来”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清华教授在开幕主题报告中,以“非小细胞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外科视角及未来方向”为题,提出外科手术在肺癌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与挑战。周教授强调:“随着免疫治疗、靶向药物的突破,外科医生需从‘技术执行者’转型为‘团队决策者’。”他分享的华西经验显示,通过MDT(多学科诊疗)模式,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超过国际水平,其中基于分子分型指导下的外科手术是晚期肺癌综合治疗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


图片


马铮教授:非插管肺癌肺叶切除技术的“中国医生经验”


在学术交流中,重庆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马铮教授以丰富临床案例为依托,系统阐述了非插管肺癌肺叶切除技术(Tubeless)的特色与优势。马铮教授指出,传统肺癌胸腔镜手术需气管插管全身麻醉,而非插管技术通过精准的神经阻滞联合静脉麻醉,显著降低患者生理创伤!


图片


重庆市人民医院张洲教授介绍:不使用气管插管,而仅采用喉罩辅助通气,不使用肌松药物,仅使用镇静镇痛药物等减少术中患者呛咳、纵膈摆动,以保障胸外科医生顺利完成肺癌切除。术后1-2小时就可以进饮,2-3小时患者就可以下床活动!


图片


“我们的数据显示,非插管技术可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率30%、缩短住院时间2至3天,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胸部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患者获益明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辉教授介绍。


图片


AI助力肺结节精准管理 专家呼吁理性面对“高检出率”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CT在体检中的普及,肺结节检出率显著上升。据临床统计,约80%的CT受检者存在肺结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主任医师吴庆琛强调:肺结节检出率虽然高,但其中绝大多数为良性病变,公众无需过度恐慌。针对备受关注的磨玻璃结节问题,吴庆琛指出,即便与肿瘤相关,这类结节通常生长缓慢,部分患者甚至十年内无明显变化,建议采取科学随访策略。


图片


肺结节≠肺癌 惰性生长特性需重视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崔飞教授介绍:肺作为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形成结节。目前医学界通过“分级管理”体系评估风险:1-2级结节建议年度或隔年随访;3级及以上结节需密切监测,必要时手术干预。


另外针对备受关注的“磨玻璃结节”,专家介绍其实80%-90%为良性。崔飞介绍:对于5毫米以下的纯磨玻璃结节,恶性风险极低,无需过度干预,只需每年一次低剂量CT随访即可。而5毫米以上1厘米以下或含有实性成分的混杂性结节,虽存在潜在恶变风险,但生长极其缓慢,完全可通过规律监测(如每年1次CT)及时发现变化规律。无需频繁检查,理性对待、规范随访,既不错过治疗时机,也不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负担。1厘米以上肺结节需警惕,可能需外科干预。现代微创技术(如胸腔镜切除、消融等)创伤小、恢复快,部分可日间手术完成。


图片


AI技术赋能 动态监测更精准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王海东教授介绍:在肺结节管理中,人工智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系统与医疗中心合作,通过算法分析结节形态、生长速度等参数,帮助医生更高效评估恶性风险。据悉随着AI技术的深度应用,未来肺结节诊断将更加精准便捷,40岁以上人群可每年进行低剂量CT筛查,发现结节后遵医嘱分级管理,既不过度紧张也不忽视潜在风险,实现疾病的早诊早治。


图片


重庆市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学会胸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马铮教授在大会总结中指出,本次会议通过“学术报告+手术技术展示+多学科辩论”的形式,为西南地区胸外科发展提供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作为本次大会的联合举办单位,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周瑜教授表示:“胸怀未来星光论坛聚焦微创技术与肺癌治疗前沿,有力带动专家技术下沉。最新前沿技术和诊疗指南可显著提升区域技术水平,让基层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会议的成功举办将推动区域胸外科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